精彩小说尽在高砂小说!手机版

高砂小说 > > 大秦钜子:从李斯开始逆天改命(李斯芈姝)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大秦钜子:从李斯开始逆天改命李斯芈姝

大秦钜子:从李斯开始逆天改命(李斯芈姝)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大秦钜子:从李斯开始逆天改命李斯芈姝

锦年先生 著

穿越重生完结

书名:《大秦钜子:从李斯开始逆天改命》本书主角有李斯芈姝,作品情感生动,剧情紧凑,出自作者“锦年先生”之手,本书精彩章节:千古一相李斯! 秦王政元年,吕不韦权倾朝野,嫪毐祸乱宫闱,大秦的未来暗流汹涌。 熟知历史结局,岂能坐视悲剧重演? 从相府文书小吏起步,巧计破局、智博吕相、结交蒙恬、献策户籍、改良农具……每一步皆在刀锋起舞! 助始皇横扫六国,一统天下! 书同文、车同轨、筑长城、定郡县——再造大秦制度基石! 朝堂激辩韩非、暗斗赵高、扶持扶苏、绝杀沙丘之变! 朝堂之上,他权倾天下却谨守初心;治国之中,他革新律法、惠泽万民;命运关头,他力挽狂澜,避免二世而亡! 且看现代灵魂如何携李斯之身, 在裂变的大秦时代—— 斡旋于始皇、吕不韦、赵高、扶苏之间; 以超越时代的智慧推动科技、文化与制度变革; 在权力巅峰坚守人性,最终功成身退,青史流芳! 逆天改命,不是为了独善其身,而是为了——让大秦的明月,永照华夏!

主角:李斯,芈姝   更新:2025-10-12 19:20:34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夜色如墨,缓缓浸染了咸阳城的天空。

李斯躺在榻上,身体的疲惫如潮水般阵阵涌来,但大脑却异常清醒,如同被投入冰水后又置于烈火之上。

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忆——属于现代研究生李思的,和属于秦舍人李斯的——正在他的脑海中激烈地碰撞、交融。

属于李思的记忆,是碎片化的,带着玻璃幕墙的冷光、键盘的敲击声、史书铅字的油墨香,还有那辆失控货车刺眼的远光灯和震耳欲聋的撞击声。

清晰,却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,带着一种不真切的疏离感。

而属于李斯的记忆,则更为庞杂、鲜活,带着竹简的涩味、泥土的腥气、朝堂的肃穆、楚地的乡音,以及……对权力炽热的渴望和对未来隐隐的不安。

这些记忆如同深深烙印在骨骼血脉之中,伴随着每一次呼吸,每一次心跳,都在强化着这具身体的归属感。

他“看到”了年幼时在上蔡城外追逐狡兔,与伙伴嬉戏的场景;“听到”了在郡中小吏手下做文书时,那刀笔刻划竹简的沙沙声;“感受到”了辞别故土,西行入秦时,那种“诟莫大于卑贱,而悲莫甚于穷困”的决绝与对未来的憧憬;“体会”到了初入吕府,面对高门大户、各方英才时的那份谨小慎微与勃勃雄心。

这些记忆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,不甘、屈辱、野心、算计、偶尔闪现的温情……它们不再是冰冷的信息流,而是构成了“李斯”这个人的灵魂底色。

“舍人,该用晚膳了。”

小童的声音再次响起,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
他被小心翼翼地扶起,靠在榻边的凭几上。

一名穿着素净深衣,发髻简约的年轻妇人端着食案走了进来,身后跟着刚才那个小童。

妇人约莫二十出头,容貌清秀,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色,但在看到他坐起来时,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。

“夫君,你终于醒了!”

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楚地口音的软糯,快步上前,将食案放在榻边的矮几上,伸手自然地探了探他的额头,“热度退了些,真是苍天庇佑。”

这就是他的妻子,芈姝(名字根据历史空白自拟)。

记忆告诉她,这是来自楚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的女子,知书达理,性情温婉,与他成婚数载,育有一子李由。

李斯(他现在己经完全认同了这个身份)看着她眼中真切的关怀,心中微微一暖,同时也升起一丝复杂的愧疚。

他占据了她丈夫的身体,承接了这份深情。

“让夫人担忧了。”

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些,带着原主那特有的、略带矜持的温和,“只是偶感风寒,无甚大碍。”

芈姝仔细端详着他的脸色,轻声道:“夫君定是这些时日过于劳神了。

吕相国门下事务繁杂,夫君又凡事力求稳妥,妾身看着都心疼。”

她一边说着,一边将食案上的粥羹和小菜摆好。

一碗粟米粥,几样清淡的腌菜,一碟切得细碎的肉脯,符合病人饮食。

“由儿方才吵着要来看父亲,被我哄去温书了。”

芈姝继续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为人母的慈爱,“这孩子,听说父亲病了,倒是乖巧了许多。”

李由……那个在原本历史中,最终与父亲一同赴死的长子。

李斯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压下翻涌的情绪。

“由儿懂事便好。”

他拿起调羹,舀了一勺温热的粟米粥送入口中。

粗糙的口感与记忆中的味道重合,带着谷物最原始的香气。

他吃得缓慢,一方面是因为身体虚弱,另一方面也是在借此观察和适应。

他用餐的动作,握持餐具的姿势,甚至咀嚼的频率,都在下意识地模仿着记忆中的李斯,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天衣无缝。

芈姝就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,目光温柔,偶尔替他拢一拢滑落的薄被。

这种静谧的陪伴,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。

他开始更仔细地打量这间卧室。

除了之前注意到的简牍架和书案,墙角还立着一个半人高的漆木箱箧,应该是存放衣物或重要物品的。

窗边设有一张琴案,上面摆放着一架古琴,琴身蒙着细密的灰尘,显示主人己许久未弹。

原主的记忆告诉他,这琴是离楚时一位故友所赠,象征着曾经的文人雅趣,但在入秦求实务的这些年,早己被刻意淡忘了。

“府中……近日可有何事?”

李斯状似随意地问道,试图了解更多信息。

芈姝轻轻摇头:“并无甚大事。

只是听闻相国近来似乎更为忙碌,府中往来宾客也比往日更多了些。”

她顿了顿,压低了些声音,“前日,似乎还有宫中的使者来过。”

宫中使者?

李斯心中一动。

是太后赵姬的人,还是……那位少年秦王的人?

吕不韦如今权柄滔天,与宫闱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这细微的动向,或许都暗藏着未来的惊涛骇浪。

他没有继续深问,以免引起怀疑。

只是默默地将粥喝完,感觉胃里暖和了些,力气也恢复了一些。

“我想到书案前坐坐。”

李斯对芈姝说道。

芈姝有些担忧:“夫君,你身体还未痊愈……无妨,只是坐坐,活动一下筋骨,老躺着反而更觉疲乏。”

李斯坚持道。

芈姝见他态度坚决,只好和小童一起搀扶着他,慢慢走到书案后的席子上跪坐下来。

当他的手指触碰到那冰凉光滑的竹简表面时,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。

仿佛这具身体的本能被唤醒,对于文字,对于书写,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亲近与渴望。

他展开一卷竹简,上面是他病倒前正在起草的一份关于府库物资管理的文书。

字迹是小篆,工整而瘦硬,笔锋锐利,结构严谨,己然具备了后世所称“斯篆”的些许风骨。

这就是李斯的字,中国书法史上绕不开的一座高峰。

他拿起一支毛笔(此时称为“聿”),蘸了蘸旁边砚台里尚未完全干涸的墨。

笔杆是普通的竹质,笔毫柔软。

他屏息凝神,凭着记忆和身体的本能,在空白的竹简边缘尝试着写下一个“秦”字。

起初笔画有些滞涩,手腕无力,但很快,一种流畅的感觉自指尖传递开来,仿佛肌肉记忆被激活。

写出的字虽不及原主巅峰时期,但那架构、那笔意,己然有了七八分相似。

这一刻,他真切地感受到,自己与“李斯”这个身份,正在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深度融合。

他不是旁观者,他就是李斯。

他的思想,他的知识,将依托这具身体,这个身份,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,书写全新的篇章。

他将那卷写有“秦”字的竹简放在一边,又取过一枚新的空白竹简。

他没有继续书写公文,而是沉吟片刻,用极其细微,几乎看不清的笔划,写下了几个只有他自己能懂的字:“活下去。”

“改变。”

“嬴政。”

“赵高。”

“沙丘。”

每一个字,都像是一记重锤,敲打在他的心上,提醒着他未来的险恶与肩头的重担。

写完,他吹干墨迹,将这枚竹简小心翼翼地卷起,塞入了书案下方一个不起眼的缝隙里。

这是他给自己立下的目标,也是时刻不能忘记的警钟。

窗外,传来打更人悠长而苍凉的声音:“天干物燥——小心火烛——”夜,深了。

李斯在芈姝的再三催促下,重新回到榻上躺下。

身体依旧疲惫,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。

穿越之初的恐慌和混乱己经过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冷静。

他知道自己是谁,知道自己身处何地,知道自己面临的危机,更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。

“从明天起,每一步,都需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。”

他在心中默念,“但亦要,抓住每一个机会,步步为营。”

他闭上眼睛,开始有计划地梳理原主关于吕不韦、关于咸阳各方势力、关于这个时代典章制度、风俗人情的记忆。

这不再是被动的承受,而是主动的汲取和消化。

在这个平行时空的大秦,李斯的第二夜,就在这种极度的理智与暗流涌动的决心中,缓缓度过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