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高砂小说!手机版

高砂小说 > > 焚妖青烟(李嵩苏文彦)免费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焚妖青烟李嵩苏文彦

焚妖青烟(李嵩苏文彦)免费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焚妖青烟李嵩苏文彦

34081174 著

其它小说完结

《焚妖青烟》火爆上线啦!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,作者“34081174”的原创精品作,李嵩苏文彦主人公,精彩内容选节:三百年后,妖尊碎片或将重聚,唯有封印者的后裔,能以血脉中的净化之力,彻底净化邪能,终结浩劫。而这份血脉,并未断绝 —— 它悄悄流淌在一个名为 “青烟” 的少女体内

主角:李嵩,苏文彦   更新:2025-11-11 03:40:23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南宋嘉定三年,临安城的雪下得格外早。

沈清辞裹紧素色棉袍,站在三元楼的二楼雅间,看着楼下骑马而过的枢密使李嵩。

那明黄的腰带、嚣张的坐姿,像一把生锈的刀,狠狠剜着她的心脏。

三年了,每一次看见这张脸,她都觉得喉咙里像堵着滚烫的血,恨不能立刻冲下去,用父亲留下的短剑,将他碎尸万段。

可她不能,枯井里那夜的寒意还刻在骨血里,父亲嘶哑的 “活下去” 还在耳边回响,她必须等,等一个能让李家满门偿命的机会。

指尖在袖中悄然攥紧了那枚泛着冷光的青铜虎符,虎符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,却让她混乱的思绪稍稍清醒 —— 这是沈家唯一的清白证物,也是她复仇的火种。

此时的皇宫内,宋宁宗赵扩正对着案上沈家旧案的卷宗蹙眉。

三年来,他总在深夜想起镇国将军沈庭渊 —— 那个曾为大宋浴血沙场、护边疆安稳的老将,怎么会突然通敌叛国?

可当初李嵩呈上的 “密信” 字迹逼真,还有数位将领联名指证,朝堂之上无人敢替沈家说话,他虽有疑虑,却也只能下令查抄。

如今苏文彦递上的新证据,竟指出 “密信” 是伪造的,李嵩贪赃枉法的账本更是铁证,他心头的疑云越来越重,甚至开始后悔当初的决断太过仓促,若沈家真是蒙冤,他便是枉杀了忠良。

三年前的除夕夜,沈清辞还是镇国将军沈庭渊的掌上明珠,绣楼里挂满了即将成婚的大红绸缎,空气中都是蜜甜的胭脂香。

可一夜之间,“通敌叛国” 的罪名从天而降,禁军踏破将军府朱漆大门时,父亲将这枚虎符塞进她手中,嘶哑着嘱咐 “活下去”。

火光冲天中,她躲在枯井里,听着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、兄长与禁军厮杀的怒吼渐渐平息,漫天飞雪落进井中,融成刺骨的寒意。

那时候她就想,若能活下来,从此世间再无娇憨的沈清辞,只有满心仇恨的孤魂,哪怕化身厉鬼,也要拖着仇人一起下地狱。

沈清辞化名 “阿辞”,在三元楼当起了弹唱的歌女。

这楼里往来皆是达官显贵,她日日抱着琵琶,唱着 “杨柳岸晓风残月” 的靡靡之音,眼底却藏着淬了毒的锋芒。

李嵩是父亲当年最信任的副将,父亲曾无数次在她面前夸赞他 “忠勇可靠”,可就是这个 “忠勇可靠” 的人,递上了那封伪造的 “密信”,让沈家满门抄斩。

她无数次在深夜里磨亮那把父亲留下的短剑,剑刃映出她眼底的红血丝,像极了将军府那天的血色。

磨剑时,她总想起母亲教她绣花的模样,指尖本该捏着柔软的丝线,如今却握着冰冷的铁器,连梦里都是断头台上的鲜血,染红了临安城的雪。

变故发生在一个雨夜。

时任御史中丞的苏文彦偶然来到三元楼,听她弹了一曲《广陵散》。

曲终人散时,他忽然问:“姑娘这曲中,藏着血海深仇吧?”

沈清辞心头一震,指尖的琴弦断了一根,尖锐的断口划破指尖,血珠滴在琵琶上,像极了当年溅在她衣角的血。

她慌了,三年来她小心翼翼地藏起所有情绪,连笑都是刻意练习的模样,怎么会被一个陌生人看穿?

她想否认,可喉咙像被堵住,只能死死盯着苏文彦,猜他是敌人的眼线,还是另一个藏着秘密的人。

苏文彦成了雅间的常客。

他从不追问她的过往,只在她弹错曲调时,温声指点;在她被纨绔子弟刁难时,不动声色地解围。

沈清辞渐渐发现,这个温润如玉的御史,竟也在暗中调查李嵩 —— 三年前,苏文彦的父亲因弹劾李嵩贪赃枉法,被诬陷下狱,病死狱中。

得知真相的那一刻,她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,既有 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 的慰藉,又有一丝警惕。

她太久没感受过温暖了,苏文彦的关心像一束光,可她怕这光背后,藏着另一把刺向她的刀。

祭天大典当日,宋宁宗站在天坛之上,望着下方跪拜的文武百官,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李嵩 ——他特意让禁军加强了戒备,若苏文彦的证据属实,今日便是揭穿李嵩真面目的时刻。

可他心里仍有一丝侥幸,希望这一切只是误会,毕竟李嵩手握兵权,若他真的谋反,大宋又将陷入动荡。

然而,当李嵩突然拔出佩剑,嘶吼着 “陛下昏庸,枉杀忠良,今日我便替天行道” 时,宋宁宗瞳孔骤缩,震惊与愤怒瞬间淹没了他 —— 原来苏文彦所言非虚,李嵩真的狼子野心!

就在李嵩的剑即将刺到眼前时,一个宫女模样的身影突然扑了过来,剑尖狠狠穿透了她的胸膛。

宋宁宗看着那宫女倒下,看清她脸上熟悉的轮廓时,心头猛地一沉 —— 这不是苏文彦提过的,那个藏有沈家线索的歌女吗?

他想起三年前沈庭渊的死,想起自己当初的犹豫与妥协,一股强烈的愧疚涌上心头。

一个忠良之女,为了洗清家族冤屈,隐姓埋名忍辱负重,最后竟为保护他而死,他这个皇帝,何其失职!

更让他震怒的是,苏文彦竟突然挡在了李嵩身前。

宋宁宗看着这个曾信誓旦旦要 “为父报仇、为国除奸” 的御史,只觉得荒谬又心寒 ——原来朝堂之上,竟有如此多的阴谋算计,连他信任的臣子,都在利用他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
他握紧了腰间的玉佩,指甲几乎要将玉佩捏碎,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:必须严惩这些乱臣贼子,还沈家一个清白,也还大宋一个清明。

禁军蜂拥而上,擒住了李嵩与苏文彦。

沈清辞躺在皇帝脚下,看着漫天飞雪飘落,像极了将军府那年的雪。

胸口的疼痛越来越剧烈,可她心里却奇异地平静下来。

她想,也好,至少李嵩被捕了,沈家的冤屈或许能洗清,她终于可以去见父母和兄长了。

只是遗憾,没能亲手斩下李嵩的头颅,没能问问苏文彦,那些温柔的瞬间,到底有没有一分是真的。

她从怀中摸出那枚青铜虎符,虎符上的纹路被鲜血浸染,模糊了 “沈” 字。

“陛下,” 她气若游丝,“沈家…… 从未通敌……”宋宁宗接过虎符,指尖触到那温热的血迹,只觉得沉甸甸的。

他看着沈清辞渐渐失去生机的眼睛,郑重地点头:“朕知道了,沈家的冤屈,朕定会为你们昭雪。”

这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犹豫不决的皇帝,而是下定决心要弥补过错的君主。

他心里清楚,这枚虎符不仅是沈家的清白证,更是他作为帝王,对忠良亏欠的见证。

雪越下越大,覆盖了宫门前的血迹,也覆盖了一段未了的仇恨与一场错付的深情。

青灯剑影终成空,只留宋宁宗站在雪中,望着远方的宫殿,心中满是愧疚与决断 —— 他要让所有蒙冤的人得以安息,让那些潜藏的奸佞无所遁形,这是他对沈清辞的承诺,也是对大宋百姓的责任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